在线客服系统 “五一”高速公路新能源车充电量创新高-知识-波比通

“五一”高速公路新能源车充电量创新高

每经记者 孙桐桐 每经编辑 孙磊

以前 ,每逢节假日,新能源车高速公路行驶期间的充电难问题,经常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。那么 ,今年这样的情况是否有改观?

在刚刚过去的“五一 ”假期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长三角地区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实地走访时,并未遇见新能源车充电排长队的情况。

据记者了解 ,这与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能设施加速完善、补能方式日益多元灵活 、相关部门统筹调配能力提升密切相关。

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,从5月1日至5月4日,该平台的充电总量突破了1.01亿千瓦时 ,同比增长超21%;其中 ,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3068万千瓦时,比去年同期增长28%,创历史同期新高 。

新能源车补能多元化

5月4日 ,正值“五一”假期自驾返程高峰期,记者在沪陕高速江都服务区(上海方向)准备给车辆充电时看到,江都服务区共有12个快速充电桩 ,可同时为20辆车提供充电服务。记者到达时,充电车位虽已满,但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进入排队等候区 ,约10分钟便顺利充上电。

两年前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曾在节假日期间同样在江都服务区停车充电,但彼时需要排队等待半小时以上 。

“以前只有6个充电桩(可同时充8辆车) ,节假日车多就会排很长的队,现在又增加了6个,等待时间明显缩短。如果遇到排队着急的情况 ,也可以开到对面服务区 ,那里有空位可以直接充电,从地下通道开过去很方便。”江都服务区充电区工作人员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 。

在记者给电动车充电的近一个小时里,该充电区一直较为繁忙 ,车辆充满电即走,未有车辆长时间占位和排队的情况,也未出现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现象 ,甚至有时无需等待直接可给电车充电 。此外,充电区立有明显的提示牌,建议沿途多进服务区 ,快充快走,多次补电。

“记得去年‘十一’期间,充电还要排队等很久 ,这次感觉好很多,而且有专人协调指挥,很有秩序 ,不担心有人插队。 ”一位在江都服务区充电的车主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 。

此外 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G60沪昆高速嘉兴服务区了解到,该服务区引入国家电网、理想汽车、埃安等多家充电桩运营商,共有充电桩30多个 ,配备80把充电枪。此外,还配置了多台移动充电机器人,可根据补能需求前往新能源汽车所在位置进行应急充电 ,实现“送电上门”服务。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,“五一”假期前夕,国家能源局已经指导各地更新存量老旧充电设施 、增配临时充电设备 ,同时加派引导值班人员、提前做好设备检修,并通过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监测,确保“五一 ”期间充电服务工作运转有序、安全可靠 、规范高效 。

事实上 ,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,补能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,充电也越来越方便 ,效率大幅提升。今年以来 ,我国加大充电补能设施的建设力度。

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3月底,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充电设施3.8万台 ,覆盖了全国98%的服务区,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。

此外,换电也成为缓解高速充电压力的方式之一。

以换电“大户”蔚来为例 ,在“五一”假期,G15沈海高速、G3京台高速和G2京沪高速的换电网络最为繁忙,每天的换电单数分别达到了3374单、1902单和1827单。目前 ,蔚来已建设运营了983座高速换电站,81%的车主在高速上选择换电作为补能方式 。

地方多措并举保障出行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为了应对节假日出行高峰 ,保障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出行,地方上采取了多种灵活举措。

在沪昆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,上海 、浙江两地电力部门在枫泾服务区设置了1台移动充电车 ,在嘉兴服务区设置了2台移动充电机器人。当遇到充电高峰期 ,这些移动充电设备可以动态调配,跨区开展应急充电服务 。

位于江苏苏州的阳澄湖服务区,是沪蓉高速最繁忙的服务区之一 。“五一 ”假期 ,这里创新推出差异化充电引导服务,对选择仅充至七成电量的新能源车主,给予30元的充电服务优惠券 ,引导大家“快充快走 ”,避免长时间充电引发排队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“五一”假期 ,扬州境内8个高速服务区迎来充电高峰,扬州供电公司安排了50名工作人员坚守一线,加强假日充电设备巡查和现场服务。同时 ,京沪高速宝应服务区(上海方向)还放置了一辆移动储能充电车,为过往新能源车辆提供应急充电保障 。相关部门还在陈集 、高邮、仪征、江都等服务区专门设置了专用充电等候区,推行排队叫号制度 ,避免车辆拥堵。

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平台监控中心总监史双龙介绍称 ,4月28日至5月5日,每天通过“e充电”App向新能源汽车车主发放6万张充电优惠券,以技术和经济手段引导车主到高速出入口附近的城市充电站充电 ,减少车主等候时长,缓解高速服务区充电压力。

此外,多地通过智慧调度技术缓解新能源车充电压力 。

例如 ,在沈海高速莱西服务区的充电站内,电力部门新启用“智慧监控 ”系统,这个系统每15分钟就能对充电桩巡查一次 ,处理故障的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。

在安徽,当地电力部门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应用了视频客服系统。车主在充电过程中遇到问题,只要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 ,就能视频连线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,获取技术指导和相关建议,这些措施都保障了居民的绿色出行 。

从充电桩扩容 、移动充电设备灵活调度到换电模式的高效补充 ,多方协作与技术创新的叠加效应 ,正在加速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长途出行焦虑。与此同时,智慧调度系统、优惠引导政策等创新举措,也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和用户体验 ,让假日期间的高速充电更“丝滑”。